国家工信部发布通知,征集2024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典型案例,涵盖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及数据中心,聚焦用水过程循环、区域产城融合、智慧用水管控、技术装备创新和减污降碳协同五大方向。申报单位需为合法用水企业或园区,满足一定水重复利用率或效率标准,并鼓励技术与应用单位联合申报。案例将通过评审后公布,并予以宣传推广和政策支持。
城市供水管网分为大分区、DMA分区、远传大用户、散户及主干管网五部分,各部分相互关联,是漏损管理的关键。大分区作为最高层级,便于整体调配,责任清晰,通过流量监测分析物理漏失。DMA分区独立计量监控,精准识别漏损,实施定期维护降低漏损率,并管理产销差。远传大用户通过远程监测管理表观漏损。散户虽影响小但数量多,需提高抄表质量减少漏损。主干管网是输水核心,物理漏损低但影响大,需主动捡漏和综合管理策略。
水利行业面临数据共享挑战,发展大数据存储、共享、发现、交换及动态服务技术。采用分布式存储、标准化协议、服务化架构、实时处理与智能化推荐,确保数据安全与隐私,持续迭代优化以满足动态业务需求。
随着城市的繁华,人们的起居生活不再是传统的昼出夜伏。夜间活动增多,夜间用水量随之增多,特别是商铺多的小区或农居小区(城中村)。由于夜间用水活跃,直接影响常规最小夜间流量法(Minimum Night Flow, MNF)的判漏。MNF阈值设置小了,误报增多;设置大了,可能漏报 。尽管可采用细分的计量考核管理,但是这毕竟涉及到远传大表、智能分表等硬件投入。
水表偷水方法包括拆表、倒装和滴水,其中滴水因水表精度低而难以监管。为防偷水,供水部门采用智能水表、防拆膜等技术,并研发压差积分式水表精确计量滴水。同时,加强源头治理和宣传教育,减少水损,保护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