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清晨6:30,新桃源物业应急维修中心接安琪佳苑保安急报,226号南面窨井盖冒水。经理吴春华立即调度四位维修师傅,他们7点抵达现场,发现消防水管抱箍锈蚀喷水。为避免浪费,维修师傅决定带水作业,迅速更换抱箍,历经一个多小时,圆满解决。期间,师傅们汗流浃背,专业高效。维修完成后,业主们纷纷点赞,对物业应急响应及维修速度表示高度认可。
文章探讨了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的布置方法,分析了其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个结合经验法和灵敏度分析法的实用方法。并以K市供水管网为例,通过分析大流量用户、低压区、压力变化敏感区域和管网分区边界等因素,结合泰森多边形法分析测压点分布密度,最终确定了合理的测压点布置方案,为城市供水管网优化调度、模型校核和规划方案决策提供了参考。
8月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9月10日。内容指出,本标准规定了水源保护区勘界的技术要求、工作准备、内业处理、现场勘界、成果质量检查、成果档案管理等。本标准适用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工作。
文章介绍了水表偷水的三种手法:拆表、倒装和滴水,以及它们的操作方式和对供水部门的影响。为有效防止偷水,推荐使用新型压差积分式防滴漏水表,该水表具有低起始流量、防空转和强水质适应性等特点,安装防拆膜后可避免人为拆改,显著提高节水效果,达到20%-35%,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水量平衡分析是一种有效的主动漏损控制技术和管理方法,通过将供水系统损失的水量进行有效的指标分解,量化漏损和它的组成部分,计算恰当的性能指标,全面正确地反映管网漏损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漏损控制。该方法能有效评估管网工作状况,直 接反映供水漏损率的高低,可判断管网漏失的区域,为漏损控制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