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司动态

了解那些年发生的事

首页新闻中心

城镇居民使用家庭节水器具的研究分析

发布日期:2024.06.03
标签:节水器具,城镇居民节水,水资源利用
来源: 熵澜水务研究
作者: 熵澜水务研究
返回

对国内外的研究调研的结果说明,关于节水行为的研究较多,大多是通过实证方法,重点关注的是节水行为的影响因素。本文针对城镇居民采用节水器具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主体特征、节水器具质量、政府推广政策是其关键的影响因素,政府对企业的技术专项支持、对购买节水器具居民的经济补偿、宣传教育等对节水器具的推广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零、引言

     近些年,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资源紧缺问题,节能减排工作迫在眉睫。2019 年,我国颁布了《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水资源紧缺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亟需从国家层面统筹 推进节水工作”。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管理制度以及水安全使用的战略来保障水资源的高效和合理的利用。近年来我国一直在致力于构建节水型社会。

     节水型社会是指,合理分配有限的水资源,协调有序的运行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生产节水和生活节水; 鼓励全民参与节水、合理高效用水; 培养公众的节水意识,将节水行为贯穿于生活中,将节水思想融入每个人的行为意识中。

     据水利部发布的 2010 - 2020 年《水资源公报》显 示,我国自 2010 年起,生活用水所占比例整体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其中,工农业用水量呈现负增长趋势,年均增 长率为 - 0.36% ,而生活用水年均增长率为 0.21% 。城 镇人均生活用水量增长趋势自 2013 年起稳定且明显, 特别是 2014 年以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总体增长趋势是上升的。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是造成城市生活用水总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不断上升的原因之一, 城市用水量的快速增长对城市水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构成了巨大威胁。

     安装节水器具是引导城镇居民节水的有效方式,将城镇居民作为节水管理的微观着力点,是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首先,在发达国家,通过室内用水设备( 如淋浴、马桶、洗衣机) 消耗的水占家庭日常用水的很大一部分。例如,根据最近的调查发现,在法国,平均每日用水量中 超过三分之二的水用于卫生目的( 39% ) 、马桶( 20% ) 和洗碗( 10% ) ; 在加拿大埃德蒙顿进行的一项调查得出了类似的数据: 马桶( 29% ) ,沐浴( 34% ) ,洗衣( 19% ) , 厨房( 13% ) 和户外( 5% ) 。在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用水 的类 别 比 例 为 淋 浴 ( 28. 8% ) ,洗 衣 ( 6. 8% ) ,冲 厕 ( 29. 1% ) 和厨用( 21. 5% ) 。

    其次,节水器具的节水潜力现已得到广泛认可: 节 水洗衣机可以通过只使用普通洗衣机三分之一的水和 一个低效率的模型达到节水目的; 一个旧式单冲水马桶 需要使用 12 公升的水冲洗,而新型的标准双冲式马桶 仅需旧式马桶用水量的 1 /4; 一个标准的淋浴头每分钟 会消耗 25 升的水,而使用节水型淋浴头每分钟可能仅 用 7 升水。

    再次,在政策层面,促进节水器具安装的政策可能比提高价格或限制用水的政策更容易被接受。

    最后,采用节水设备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与其他 形式的非价格政策( 如公共宣传活动) 相比,推广有用的工具可对人类行为产生更大的影响。



一、 节水器具相关概念

      根据城建行业标准 2014 年 08 月 01 日起实施的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定义: 节水器具是指满足相同 的饮用、厨用、洁厕、洗浴、洗衣等用水功能的,较同类常 规产品耗水量要低的器件、用具。

      本文研究的节水器具是指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主 要包括节水型水嘴、节水型便器、节水型淋浴器和节水 型洗衣机等。节水型水嘴是指一种能实现节水效果的阀类产品,可以手动或自动启闭和控制出水口水流量。节水型马桶是在卫生、使用功能和排水管道输送能力都 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一次性冲洗水量不超过 6L 水的便 器。节水型淋浴器是指采用接触式或非接触式启闭喷 头,能够调节温度和流量的淋浴器产品。节水型洗衣机是利用水作为媒介,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手动或自动调节用水量并以此来达到节水目的。



二、 采用节水器具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 1 社会人口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社会人口因素对城镇居民节水行为 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个人因素以及家庭因素。

2. 1. 1 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收入水平、受教育 程度。

(1) 年龄。现有研究认为,居民年龄对其是否采用 节水器具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作用。Dean A J 等人研究 证实年龄较大的居民更有可能维持节水行为。Olcina A G 等人认为在较年轻的年龄段,更容易采取产生较少水 消耗的做法,而另一方面,年龄较大的人,环境意识较 高,从而减少家中的用水量。

(2) 性别。部分学者认为性别对城镇居民节水行为 有显著影响,但也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性别对居民节 水行为的影响是非常微弱的。此外,通常研究认为男性 可能会更倾向采用新技术。但事实上,目前针对节水器 具技术采用的研究表 明,性 别 因 素 的 影 响 作 用 并 不 显著。

(3) 收入水平。通常研究认为一定水平的收入是居民采用节水器具的保障因素之一。Fernando 等人认为收入水平、城市规模和教育水平是影响人们积极节水态度的因素。对于 Larsen L 和 Harlan S L 来说,由于收入与教育的关系,收入可以对节约用水产生积极的间接影 响,Gilg A 和 Barr S 证实了教育对节水行为的积极影响。

2. 1. 2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包括住宅特征和家庭规模。在购买节水器具方面通常需要考虑住宅特征。住宅特征主要包括 居民是否拥有住宅所有权以及家庭规模。Haith A M 和 Krakauer J W 认为家庭环境为行为提供重要的物理环 境,拥有住宅所有权为采用行为提供了稳定的环境。Dupont D P 和 Renzetti S 研究发现家庭规模对家庭用水 行为的影响显著。穆泉等指出,家庭规模对节水器具的 采用有积极的影响,但也有研究显示,家庭人口规模与节水器具的采用概率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初期人口数量的增加会促使居民购买节水器具,但当人口数量在达到 最佳规模后如果继续增长,就会阻碍家庭购买节水器具。

2. 2 社会心理认知因素

     心理认知因素会直接影响采用节水器具的意识,通 常是居民的心理以及认知水平影响居民的决策,因此这 是影响居民节水器具采用行为的重要因素。

2. 2. 1 知识与技能

     Clark W A 和 Finley J C 通过对居民用水行为的研 究,发现居民了解水资源短缺的相关的节水知识和掌握 节水方法会对他们的用水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Kaiser F G 和 Fuhrer U 的一项研究表明,与节约用水有关的意 识相比,特定且有效的知识或技能可能对节水行为的作 用更大。Cordente - Rodriguez 等人的研究表明,生态意识程度对个体消费水的方式有一定的影响。徐冉基于 质性研究和实证分析,探明了节水知识与技能影响城镇 居民采用节水器具的作用路径,即通过显著影响节水意 愿,继而影响节水器具采用行为。并且提出节水技能可从城镇居民掌握生活节水技巧和掌握选择节水产品的方法两方面衡量。

2. 2. 2 态度和行为因素

     在居民对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获得的信息已超过一 般民众的认知时,个人的节水态度对节水行为的影响将更为重要,积极的节水态度会促进居民的节水行为。Kilic D I 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居民节水行为意向分别受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节水态度的影响。Straus J 等利用路径分析方法,证实了节水态度是影响波特兰居 民在夏季削减用水量的关键因素。Martinsson J 等通过 实证分析证实了节水态度在预测和解释居民节水行为作用显著。姜海珊和赵卫华通过对北京市居民的一次 抽样调查得出结论: 节水态度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用水 行为。

2. 2. 3 节水价值观

     节水行为更多的是一种重视他人利益的利他行为和环保行为,这其中城镇居民的价值观扮演着关键角色,主要包括环境价值观和传统价值观。Corral - Verdugo V 等通过调查问卷所得数据分析环境价值观对节水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价值观对城镇居民节水行为有明显促进促进作用。赵汉通过对成都市居民节水行为的研究得出,环境价值观是影响居民选择性节水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王建明等提出传统文化价值观中 道家价值观是否能促进居民节水行为,并通过对杭州市居民节水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传统的道教价值观 能够有效地激发人们的节水意识,继而影响节水行为。劳可夫等认为,中国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都因受儒家思想影响而出现绿色购买行为,证实居民购买节水器具等环保行为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2. 2. 4 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是个人对与某一行为有关的社会压力的感知,个人的行动意向就越强,就越有可能执行该行为。Melnyk V 等认为社会规范对节水器具采用行为有支持作用。Ehret P J 和 Fielding K S 研究表明,沟通社会规范可以导致减少生活用水( 例如安装节水装置) 。Yuan N 和 Wang X 等通过 EFA、CFA 和层次回归分析方 法研究证实社会主观规范认知在节水态度和节水行为 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Fielding K S 等运用逐步回归 的方法研究心理认知因素对居民节水行为的影响,结果证实了主观规范对居民节水行为的影响效应。杨君茹通过研究发现,节能行为产生的最直接的心理动因是节能意愿,而主观规范通过影响节能意愿继而影响节能行为。李丽丽等设计问卷调查了张掖市居民的节水行为,结果显示,主观规范对节水行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2. 3 政策因素

      在节水器具的普及推广中,政府政策无疑具有较强 的推动力作用,政府的政策法规、财政补贴、技术支持和 宣传教育等系列措施能有效的推动节水器具的采用率。

2. 3. 1 水价

      Lu S 和 Bao H 等认为水价显著影响居民用水量。穆泉等学者对影响北京居民节约用水的主要因素进行 了研究,得出结论,现行的水价制度可以有效地推动居 民采取节水行为,例如购买节水器具。林丽梅等在关于 水价改革的研究中提出,当水消费占据居民生活支出的 3% - 5% 的支付比率时,将促进居民产生节水行为。邓嘉辉和贾国宁提出,与单一水价相比,阶梯水价对城镇居民节水行为和节水效果影响更大。Nataraj S 等采用回归不连续设计,发现边际价格的增加可以减少水的消耗。

2. 3. 2 政府补贴政策

     节水器具补贴属于政府为推进节水器具采用率 而实行的经济激励措施。《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 规划》明确提出“探索节水器具购置的财政补贴政策,制 定节水器具购置补贴办法”。一般认为,政府对居民的补贴力度越大,居民采用节水器具的可能性越高。满明 俊等通过研究发现,相对于提供免费的节水设备以供居 民使用,政府对居民使用节水设备的经济补贴更能激发 居民采用节水器具的积极性。目前,我国针对节水器具 采用的补贴方式主要有直接、间接和中间补贴。Baerenklau K A 认为节水补贴是提高节水效率和促进节水的 常见政策工具。Lu S 等提出,政府应鼓励和补贴居民使 用节水器具,并制定多层次的水价体系,以此推动节水 型社会的建设。

2. 3. 3 建立节水器具名录

     建立节水器具名录,为节水器具添加节水环保标 签,如果受访者在决定购买时考虑到适当的环境标签, 就会增加采用室内节水设备的可能性。深圳市公开向 社会征集节水器具名录,对推动城镇居民使用节水器具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3. 4 节水宣传

     Suarez - Varela M 等提出,通过加强政府对节水制 度的宣传教育力度和对节水技能的培训力度,可以提高 居民的节水意识,促进节水行为。赵洪涛等认为,节水 宣传是提高居民节水意识,推动全民参与节水行动的重 要力量,是实现节水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王成江等探 讨了节水宣传对城市节水的重要意义。

2. 3. 5 强制性措施

     Renwick M E 等人研究发现,对灌溉水的使用施加 的限制对使用高效景观灌溉技术的可能性有显著和积 极的影响,同时也对使用者使用的室内节水设备的数量有显著和积极的影响。RenwickM E 使用了 1989 - 1996 年间八家加州供水机构的数据,研究发现,与自愿措施 相比,更严格的强制性政策在减少用水方面更为有效: 水配给和使用限制分别导致减少 19% 和 29% ,而公共 宣传活动和改造补贴则分别导致平均家庭用水减少 8% 和 9% 。Campbell 等人研究了 1990 - 1996 年间亚利桑 那州凤凰城实施的监管和非价格保护计划的影响。他 们发现,通过强制安装低流量固定装置和制定相关法 规,水资源减少了 3.5% 。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城镇居民使用节水器具的因素诸 多,许多学者在研究城镇居民等微观个体的节水器具采 用行为时,对城镇居民采用节水器具的过程中各项因素 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研究中既考虑了城镇 居民统计学特征、个体心理特征等前因变量对行为的影 响机制,又兼顾了特定环境因素的调控作用,但城镇居 民采用节水器具的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表现在:

     ( 1) 城镇居民群体数量大,作为节水器具的采用者 及潜在采用者,不同个体间属性值与行为规则都存在一 定差异。

     ( 2) 城镇居民作为独立个体,具有自主选择性。第 一是做出采用过程中各个阶段是否改变状态的决策,第 二是反馈决策。

     ( 3) 城镇居民之间通过社交网络相互影响。早期采 用者形成的反馈信息会通过社交网络影响后续居民对 节水器具的采用期望,继而影响其决策行为。

     总之,城镇居民采用节水器具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 展的过程,城镇居民会受政府政策以及企业措施的影 响,企业也会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同时,居民的反馈信息 会影响到后续居民者的决策,也会影响节水器具市场。企业也会将整个节水器具市场的信息反馈给政府节水 管理部门,政府又会做出相应的改变,这使整个系统处 于不断动态变化和更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