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次供水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加压设施选型、管网分区不合理
根据当下很多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设计结果,发现很多小区在改造设计中存在着加压设施选型、管网分区不合理的问题。基于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的特殊要求,加压设施和管网都是供水系统中的关键构成要素,再加上整个市场中的加压设施种类繁多,管网分区方式多样,使得无论在加压设施选型还是管网分区的过程中,都应该考虑居民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保障合理性。但很多设计人员并未注重实际情况的考察,加压设备选型、管网分区不合理的问题频发,影响了供水机组的运行效率。
1.2 系统维护不到位、故障多
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的过程中, 整个供水设施的构成要素复杂, 设备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非常重要。但当下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设计中,系统维护不到位、故障频发的问题突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往往是有关部门缺乏对二次供水设施、系统管理维护的重视,在管理工作进行时缺乏岗位职责的详细划分,相关管理机构和人员的权责划分混乱,各种维护和管理问题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影响了整个的供水效率。
1.3 未划分独立管理分区,水质存在二次污染风险
根据当下我国很多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的改造情况,有很大一部分住宅小区的生活泵房和消防泵房是合建的,使用的是同一个调蓄水池,这种情况下,供水设施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水质的稳定性不够,存在着水质的二次污染问题。结合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设计经验,同城市普通底层、多层住宅所享受的水体与高层住宅所接受的水质存在着浑浊度高、细菌超标的问题,伴随着严重的二次污染,也就难以保障供水水质质量。
1.4 设施选址方案不合理,改造选址难
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设计的过程中, 对各种设施的选址尤为重要, 选址是否合理, 将会关系到供水效率和质量。部分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设计中, 所确定的选址方案不合理, 后续的选址改造困难, 比如, 某小区在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设计中,出于建设成本的考虑,在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在小区室外绿地下,这种选址条件下,后续的维护和管理都非常困难。
二、二次供水改造设计经验总结
居民住宅的二次供水改造设计中, 主要的工作就是在保持正常供水的前提下, 选用最具经济性和技术性的供水方案, 总之,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的重点是要使得供水系统和设施经由改造以后趋于合理化,更能够满足安全、高效供水的需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在达到基本供水管理标准的基础上, 加强对原有供水设施的利用;保持消防水箱、水池与生活水箱、水池的独立性;对于供水系统中保留的部分,将新工艺和新技术充分应用于改造设计中;加压设备的选择应对比自动化程度、噪音、环保性和节能性、运行安全性等诸多方面的优缺点,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备;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设计方案确定时,尽量选用对周边居民干扰最小的方案;加快推进泵房集中化管理,加大设备远程监控技术和设备的使用;在维持供水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保障整体终端出水水质。 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设计时,应从以下方面来开展:
2.1 充分调研现场,搜集基础资料
因为每个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都有其对应的要求, 在开展改造设计的过程中, 为保障改造设计与供水要求的一致性,专业人员在改造设计方案确定之前,应充分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由专业人员充分深入居民住宅现场开展相应的调研,搜集相应的数据资料和信息,只有保障了前期调研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才可以充分将这些资料、数据与信息作为改造设计方案确定的依据。
2.2 合理选择供水方式
改造小区与新建小区的供水改造有所不同,在改造设计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空间条件的限制等, 使得供水方案和方式的选择性相对较小。此外, 建筑种类、地理位置、周边管网布置等同样是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设计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关人员在改造的过程中同样要加强对经济性、技术性因素等的综合考虑。
传统设计理念下,在开展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的过程中,专业的改造设计人员应从建筑物的高度出发,对比水池+ 工频泵+ 屋顶水箱供水、水池+ 变频供水、叠压供水等多种方式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改造设计方案。
以某城市为例,结合其供水需求,在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设计时,在对全部的因素加以综合考虑以后,最终选用的是叠压(无负压)供水方式,在这一供水方式下,有效实现了对市政供水水压的有效利用。叠压供水方式与其他方式有所不同,在供水设施设计时,因为拆除了原有的生活水箱,也就使得水质污染的风险大大降低,再加上不存在清洗消毒等后续的管理工作,使得水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减少了水源浪费的现象, 但这一方式下, 必须要保障片区内供水管网供水压力、供水流量等符合需求。对于规模较大的居民区、片区,如果存在水压水量不足的情况,选用保留生活水箱+ 变频供水的方式更为合适。
2.3 择址新建项目需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并注重规划衔接
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设计中,选址是尤其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要有效保障二次供水设施选址的正确性,在改造设计方案确定时,应安排专人深入到居民住宅小区内开展相应的调查工作,全面征求小区内居民对于二次供水设施的选址意见,在综合全部选址意见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选址方案。
三、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3.1 审核
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的改造设计中,为了避免改造设计中的质量问题,相关人员要加强对改造设计整体方案的审核。首先,针对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项目,应了解待改造小区的具体性质,小区性质的审核过程中,重点要检查用地规划许可证上的土地性质。其次, 审核过程中要对小区内的原有给水施工图加以全面审核, 根据对给水施工图的审核来获得泵房位置、布局、管线走向、阀门位置等基本信息,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到改造现场加以审核核对,只有在不存在任何的偏差以后方可开展专项设计。
3.2 现场查勘
现场勘察作业是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设计的重点性内容, 在此项工作开展时, 主要分以下两种情况:项目处于土建阶段, 二次供水设施施工并未开始;二次供水设施已经安装开始且安装了部分设备设施。因为所处的施工阶段有所不同,使得在开展现场勘察作业时的勘察对象、内容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如果二次供水设施施工作业未开始,此阶段的勘察工作进行时,相关人员应根据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对泵房位置、泵房内的排水、通风和管道井等位置、布局加以检查, 检验这些是否符合技术要求。针对已经安装了部分二次供水设施的现场勘察,除了与第一种情况勘察相同的内容外,
还包含了对加压设备、管材、阀门等的质量、性能和规格检查、管线走向和阀门布局合理性的检验。3.3 编制详细的设计方案 因为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的技术难度较大, 施工作业复杂, 为保障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设计的整体质量, 相关人员需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在设计方案确定的过程中, 应从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等多个角度, 做好设计方案的细节调整与优化,保障设计方案与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设计要求的一致性,使得该设计方案可以作为后续施工的参考。
3.4 周密组织,精心施工
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项目的实施中,周密的组织设计也尤为重要,相关人员在组织设计方案确定时,应整合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个参与主体的意见,结合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的要求,进行工程学项目中各种设备设施、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通过科学组织来指导后续的施工建设。
因为为改造工程,在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时, 应从以下方面来开展:正式开工之前, 邀请专业的设计人员对改造小区内的原供水系统加以调查,并就改造设计意图加以详细了解;在充分理解了设计意图以后,全面排查原供水系统中的控制方式、分区方式、控制阀数量和安装、消防水箱配备等基本情况,由施工单位充分进行工程要素和资源的合理配置,编制可行且有效的施工方案;加强对改造工程现场重点设备设施,如电梯、电梯机房等的保护。
四、结语
近年来, 伴随着各个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 为满足居民的用水需求, 很多城市都在积极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项目的实施。但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项目的实施难度较大,为达到良好的改造施工效果,相关人员在改造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各方面因素的综合把控,全面提升二次供水设施的改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