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7年,节水产业规模达到万亿,培育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节水产业发展格局。到2035年,培育一批百亿级龙头企业,节水技术工艺、产品装备制造和管理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形成。
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初具规模,涵盖农业节水灌溉、工业废水处理、生活节水器具、管网漏损控制、污水再生利用、海水淡化、智慧节水等领域,基本形成了从研发设计、产品装备制造到工程建设、服务管理的全产业链条。
根据水利部的数据,2023年我国用水总量保持在6000亿立方米左右。这意味着,2014年以来,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的情况下,用水总量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与2014年相比,2023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41.7%、55.1%。反映出近年来国家节水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用水效率和效益得到提升。
近年来,国家多部门围绕“节水”这一主旋律持续出台水务相关支持类和指导类政策。《节约用水条例》已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十四五”期间,国家全面推进智慧水务建设,推动水务信息化迈向智慧化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