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要求:
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将排水许可材料按户整理归档,对排水户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
而城镇排水设施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防洪排涝、水安全、防治水污染的保障体系;排水设施是否完好、功能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
排水户管理的业务需求
☆ 1. 排水户拉网式排查成果上图展示,统筹推进排水单元达标创建
对辖区内所有排水户进行详细调查,收集排水设施、排水量、排水质量等数据。
将排查成果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展示在地图上,直观显示各排水户的分布和排水情况。
根据地图数据,合理规划和调整排水单元,明确改进目标,制定分阶段达标计划。
通过公开排水单元创建进展,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和反馈。
☆ 2. 排水许可精细化审批管理,强化源头控制
对接行政服务系统获取排水许可审批的申请,实现污水接入排水管网许可审批流程的流转;
建立科学、规范的审批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和审核标准。
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在线审批,提高审批效率和透明度。
对申请资料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排水设施设计符合环保标准,排水处理能力达标。
对已审批的排水户进行定期复查,确保其排水设施和排放行为持续符合要求。
☆ 3. 排水户档案实行一户一档信息化管理,实现动态监管
为每个排水户建立电子档案,记录其基本信息、排水设施情况、排放数据、监管记录等。
定期更新排水户的档案信息,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对排水户的动态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理排水异常情况。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排水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潜在问题和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排水管网管理的业务需求
☆ 1. 化分排水管理小片区,精细化管理粒度
根据地理位置、排水设施分布、管网结构等因素,将大范围的排水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片区。
为每个小片区指定专门的管理人员或团队,确保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管理责任。
☆ 2. 建立全覆盖、可追溯的排水管网巡检养护及问题发现机制,提升排水设施健康水平
制定详细的巡检计划,确保所有排水设施定期接受检查。
安装传感器和摄像头,实时监控排水管网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预警问题。
使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和IoT(物联网)技术,记录每次巡检和维护的详细信息,形成可追溯的档案。
建立问题报告和跟踪系统,确保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处理,并有完整的处理记录。
☆ 3. 强化排水管网运营管理质量与考核评估,提升运营维护水平
制定明确的运营管理和维护标准,确保有可量化的评估指标。
定期对各小片区的管理和维护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改进。
定期对管理和维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根据考核结果,建立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励优秀管理人员和团队,提升整体运营水平。